www.flickr.com
顯示具有 lens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lens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1年5月9日

2011小琉球雜記

兩年內,來了小琉球四次,
除了一次員工旅遊,其他的三次都是來拍照的。

2009年12月28日

韻兒@泰安車站

或許是還沉浸在過聖誕的氣氛中,
也或許是寒流來襲,
也或許是都跑去電影院看阿凡達,
來到泰安的人並不多,參加外拍的人也不多。

本來參加的本因,是因為賀伯大叔說有新的點,
而且在集中營裡被關了近半年,就用這一場為今年劃下句點。
奈何後來才知道賀伯有事,天公又不作美地賞了個大陰天,
不過泰安的嫺靜,搭配活潑的韻兒,仍然激盪出不少的火花。

#1
DSC_3658

#2
DSC_3672
#3
DSC_3668

#4
DSC_3713

先來四張小廣角到標準的視角暖暖身,
反正這次的團人數比較少,又是鐵道題材,
當然要換成長焦鏡,來個壓縮再壓縮,延伸再延伸。

#5
DSC_3699

#6
DSC_3724

#7
DSC_3734

#8
DSC_3753

#9
DSC_3803

#10
DSC_3824

#11
DSC_3833

#12
DSC_3839

#12
DSC_3885

#13
DSC_3892

#14
DSC_3928

#15
DSC_3933

全輯27張,想看更多的照片,請移駕到韻兒@泰安車站

2008年11月14日

農場之旅(下)

第二天晚上住在武陵農場,武陵農場也算是退輔會的農場,記得要上網訂房會有打折喔!印象中是七折的樣子。

隔天早上起床,雨也終於停了,不過我們的行程也來到最後一天,這天我把之前分兩段的路:新竹到清境、清境到武陵,一次地從武陵玩回家。



之前有提到說這次的成員並沒有小妞加持,所以索性把535放在家,只有把17-55及105VR帶出門,但是接連兩天的下雨,想說拿隻傘已經夠累了,若還要轉變焦環,不手忙腳亂才怪,所以基本上就是105VR到底,所以就多了些花草蟲系的照片。整體心得就是:D300加上105VR,單手持還不是普通地重,若不是有VRⅡ的加持,大概早就可以收工了。上了閃燈後,大概也能夠橫拍,想要直拍,大概得要先晉升神手的境界!

一路往外開,在梨山買了點蜜蘋果,也順便在那邊吃了中餐,接著就又來到武嶺附近。這時的天空已經不像第一天路過那樣在下雨,反而是小小的陰天,終於有機會讓我換個17-55來打個幾張,代表它也是有參與這次的旅程的。因為星期一的關係,路上也沒有什麼遊客,整個中橫感覺十分地悠哉,層層山巒在片片雲海中若隱若現,台灣的美也是不輸國外的!




其他比較大張的照片,就用以下連結去看吧!


Generated by Flickr Album Maker

2008年9月24日

拍照器材再洗牌

繼上次從大陸回來後的第一次洗牌
在短短的一個半月裡,現在存在我防潮箱裡的,
是一個嶄新的陣容。

鏡皇都已經進住,插在D80上當然是很貴重,
所以也就不再在意在上面再插一管重一點的閃光燈,
剛好Nikon又丟下個偽裝為"最後一根稻草"的SB-900,
瞬間人稱N家神燈的SB-800在二手市場上被無情拋售,
此時不撿待何時?

就這樣,小巧可愛但無法FP的SB-400,出脫!

Mobile01是個可怕的地方,這就不用我多說,
[長期分享] 05-22 upload Tokina 50-135mm F2.8
看完這一篇,雖然是DX鏡,雖然腳架環不能拆,
雖然Nikon更是繼D3後,丟出全幅的D700這顆震撼彈,
但是一台全幅機相信短時間內,不可能降到我的經濟許可範圍,
所以還是在二手市場上,把這管鏡給請回防潮箱。

也不知道是那根筋打結,突然懷念起85mm f1.4的皺紋烤漆,
剛好網路還在流傳85mm f1.4會AF-s化,且近期將會發表,
所以也是剎時一堆人在狂丟猛拋,一個不小心就撿了隻回來。

有了17-55的高銳利及飽滿的顏色,35mm  f2.0就變得少用,
有了85mm f1.4,為何還要留著f1.8呢?
當然全部都出脫換現金啦!

洗牌就像橋牌的洗王一樣,是會洗出癮頭的!
所以這一次的洗牌仍然還沒有完全結束。

在一堆謠言中,Nikon又發表了D80的後繼機種--D90,
然而仔細看看D90的規格,儘管可錄影讓人驚豔,
但是在真正拍照方面,卻是沒有什麼特別的躍進,
然而這一個消息一出,二手市場上丟D80的人多如過江之鯽,
望著自己手上品相不錯的D80,如果這時不快點丟的話,
一但D90正式開賣,馬上會轉為買方市場,
到時不是要抱著D80到壞掉,不然就是準備被人亂開價。
為了不讓D700打壓D300情節,在我的D80上再次上演,
所以我把D80出脫,換回正逢低點的D300。
(謎之聲:這是那門子的邏輯?)

後來仔細想想,85mm f1.4的人像鏡皇,
自己使用的機會實在是太少,二十幾k堆在防潮箱也是頗傷的,
最後還是決定出脫換微距鏡還比較實在,
因為之前有舊版的60mm Micro,其工作距離實在是不是很長,
所以儘管新版的AF-s 60mm Micro也是內對焦設計,
微距時鏡身長度並不會變長,仍然是被打槍了。

就在今天昨天,105 VR也被我請回防潮箱,
嗯嗯……是時候該停止這跳泥坑的洗牌行動了!
(謎之聲:是沒錢了吧!?)

2008年7月31日

鏡頭洗牌

去大陸前,我身上有三顆鏡頭;兩顆定焦鏡:AF 35mm F2.0及AF 85 F1.8,一顆變焦鏡AF-s 24-120 VR,另外還有一顆小外閃--SB400。

我把24-120 VR及35 F2一起帶到大陸出差,發現在地方大的大陸地區來說,120mm實在還是有點太短了,以相同的質感及重量,還不如用它的兄弟鏡:AF-s 18-200 VR,同樣是內建伺服馬達的新鏡,但是焦段更廣也更長,不會再有退為可退的窘境,而且它的VR還是二代的VR,防手震更是全面,所以在大陸的那段時光裡,一直在"肖想"要換這顆,然後在二手市場上不停地觀望。

曾經有一小段時間,也想就直上鏡皇AF-s 17-55 F2.8,但是之前的死個馬的18-50 F2.8給我的不好印象,而且鏡皇實在是很"貴""重"啊!而且因為覺得拿長焦站遠遠拍一下別人最自然的表情,好像也是出去玩沒有特別景時不錯的選擇,所以鏡皇還是被擱在一邊。

回來台灣後,不知為什麼剛好這一陣子就一堆人在丟18-200,造成二手價往下修正了不少。正當想要下手出掉24-120進18-200的時候,突然逛到同學的網站,看一下Exif資訊,見鬼了…怎麼會有AF-s 17-55 F2.8,難不成他真的直上了?

台積電手頭是比較優渥啊?結果不出所料,真的直上鏡皇了。Mobile01的人說的好,勸敗的最好方式,就是把東西借人家玩,鏡皇不愧能被稱之為鏡皇,除了貴重之外,鏡身的質感,拍出來的銳利度及影像的感覺,在在都只有滿點可以形容!就這樣,我和18-200VR說掰掰了!

雖然沒有像人家講的,打開房門就看到一袋拉機,然後拉機裡竟然包著黃包紙盒;也沒有養一條狗,出去溜一下嘴裡就叼著包鏡頭的塑膠袋,但鏡皇還是在24-120 VR出脫沒多久後,出現在我的防潮箱裡。